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8月3日—8月5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追寻红色足迹—淮海战役纪念馆”实践团队赴徐州市泉山区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红色教育凝心聚魂,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一处革命遗址就是一段记忆,一段英烈故事就是一种力量。8月3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徐州市泉山区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了参观,深入学习并了解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淮海战役而建立的。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在1948年至1949年的冬季。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成功包围攻坚战,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淮海战役纪念馆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文件和多媒体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介绍淮海战役的战斗过程,历史意义和影响意义和影响。馆内设有序厅、展厅、4D影院,展厅分形势厅、血战双堆厅、支前厅、英烈厅四个部分,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历史文物100余件。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见证了红色峥嵘岁月,再现了往昔战火如歌。
遗址无声,碑文无言,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每一处革命遗址遗迹都值得我们铭记。
铭记红色历史践行使命担当
生而平凡却人格熠熠,生命无华却贡献赫赫,8月4日,“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队采访了2名退伍军人,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共忆军旅岁月。
采访中,2名军人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部队经历,指出自己通过军营生活收获颇丰,退伍后仍会怀念自己在部队的生活,始终保持一颗对国家、人民和军队热忱的心。亲耳聆听到两位退伍军人讲述难忘的从军经历,实践团队队员们都由衷地产生了崇高的敬意,感叹当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问到他们对当下生活在和平时代的青少年们有哪些建议或者鼓励的话语时,他们说:“当下青少年们任重而道远,应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大学校园色彩单调,却不乏味,虽然每天校园都重复着同一种节奏,但是故事却不尽相同,大学校园承载着莘莘学子心中的梦,也是心中的梦实现的地方。让我们以美妙的青春为圆心,以丰富的知识为半径,在大学校园中画出人生中最完美的一个圆。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通过采访退伍军人,实践团队深刻体会了荣光背后的艰辛,坚定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意志。他们作为当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是引导青年学生自立自强的旗帜,鼓舞青年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论我们走的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接过革命的接力棒,沿着先辈光荣的足迹,志存高远,锻炼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实践团队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
团队成员采访退伍军人
图:徐奕柔
文:闫梦婷
审核:喻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