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千年风华,行走今日镇远 ——“重走长征路”实践团队新闻采风系列报道(三)

发布者:李金宝发布时间:2021-07-15浏览次数:103

石屏山下,舞阳河畔,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自设县至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使镇远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全县全域探索新发展的根基。713日,“重走长征路”采风团队按计划抵达镇远古镇,深入古镇的街巷,了解当地如何开展“文化旅游兴县”,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走进镇远,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与青山相映成趣,古镇仍然保留着古朴的建筑和生活环境,当地的古城风光和少数民族特色,吸引着游客慕名前往,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青山含黛,锦绣楼台的镇远古镇

旅游的发展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新思路,古镇遍地可以看到有农民挑着担,售卖自己种的水果:蓝莓、梨子、丑瓜......新的消费模式给农民增加生活收入开辟了新的方向,对带动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当地农民自产自销水果

在调研过程中,采风团队还遇到了一位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苗族姑娘,正在用苗药为旅客做按摩。2015年贵州省出台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支持苗药产业加快发展,苗族姑娘受到启发,平日里便采摘中草药材,传承祖传秘方,制成苗药,在镇远古镇卖药贴补家用。

一位苗族姑娘正在售卖苗药

随后,走进古巷深处,一家“北侗刺绣”吸引了采风团队成员的目光,香包、扇子、围腰、披巾......经营这家非遗传习所的是一位侗族绣娘——邰土芝,店里的每一件做工精美的绣品,都是她亲手绣制的,色彩十分亮丽,让人爱不释手。“这是从小就会的。”邰土芝说,自己出生在一个偏远侗寨,在奶奶、妈妈的言传身教下,她从小便掌握了这门技艺。2013年,留在家乡镇远的邰土芝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承揽绣娘培训,刺绣工坊打开了新局面,前景一片向好。2020年,由邰土芝主办的镇远县故称北侗手工刺绣厂,荣获了由贵州省文化旅游厅、扶贫开发办公室颁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如今已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刺绣传承人的邰土芝表示,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带动更多的乡亲、响应政府号召、鼓励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依靠手工技艺脱贫,这便是她的梦想。

侗族刺绣

邰土芝主办的镇远县故称北侗手工刺绣厂获得认可

镇远古镇利用所有的机遇和政策优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当地经济点的建设和更好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助力。如今的镇远古镇已经找到了适合自身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向,小镇上的一切正欣欣向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