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沙龙活动

文章来源: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4

为全面推进我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课程育人格局,4月15日下午,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在仙林校区教学楼105会议室召开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沙龙活动,全体学院教师参加教学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活动特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凤兰、洪北頔两位博士参加,会议由柏景岚副院长主持。

活动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孙凤兰副教授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区体育服务融合”作专题发言,提出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推动我校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区体育活动,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统一。她指出,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既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状况,又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获得感和历史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八个统一”的教学要求,通过生动的社会实践为抽象的理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思政课程内容,切实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活动第二阶段,校级思政示范课程《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及教学团队负责人余霞教授以“员工的职业行为规范”为例,分享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创新实践。她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引导学生理解健身行业的社会责任与职业价值。余霞教授指出,在“全民健身”和“体教融合”的国家战略下,健身行业不仅是商业赛道,更是社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她在课程设计中,紧扣思政核心命题,通过真实行业案例,帮助学生树立“用真善美塑造职业价值”的理念,深刻理解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担当。

活动第三阶段,交流讨论。与会教师对几位老师的教学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教学案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启发性。此次研讨会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教学经验、探索课程思政创新的平台,也为进一步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郭院长对此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需要全体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专业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同时,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格局;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是要加强师资培训,通过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确保育人实效落地生根。 

教学沙龙活动现场 

图文:张剑威

审核:柏景岚


Baidu
map